穿越实践者的“田野”写下这美丽中国“纪事”

来源:华体会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4-02-05 04:06:09

  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尚村,建筑师用六把巨大的“竹伞”撑起乡堂拱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关闭的老糖厂被改造为集自然、建筑、工业、历史之美的艺术主题酒店;在香港旺角,艺术家团队设计出全新排挡装置,既保留摊主生计,又排除了老式排挡的安全风险隐患……

  当艺术家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社区、乡村,艺术也随之冲破象牙塔,不再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社会而艺术,为民生而艺术,为世界而艺术。

  2月28日至3月2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的第二次大展,也是全国顶级规模的“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展”。

  展览从调研的300多个实践案例中遴选出近百个具有社会性、艺术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新时代进程中全国各地正在发生着的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展览初步搭建了“美丽中国线上档案交互系统”,观众能够最终靠“地域”选择找寻家乡案例,也能够准确的通过板块内容、实践属性筛选特定案例,后期系统也将结合展研空间孪生、档案地图谱系、提案跟踪研究等各功能持续延展迭代。

  此外,展览编织起实践者的“行动网络”,征集到社会各界对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百余个“未来提案”,形成了美丽中国跨界创新的“智联网”,让无数实践者们的“点滴之功、一己之力”聚沙成塔、涓滴成河,共同谱写出美丽中国的大地之歌。

  2021年,中国美院成立美丽中国研究院,倡导“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在跨界贯通中打开生活艺术的新可能,在落地实行中激发文化生产的新方式,从文创、文旅、文教、文娱四个方面,形成艺术文化赋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人文艺术的新能量。

  谈及美丽中国研究院设立的初衷,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杜莎告诉南都记者:“当时高世名院长在筹备美丽中国研究院的时候,就希望它成为中国美院的另外一个界面。因为其实很多美院老师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中国美院师生参与的城市跟乡村振兴的案例有1000多个,但它没有一个整体的面貌,更别提还有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各个院校。而这些实践的方法论是什么,它到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还没形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所以我们的研究面向是在于,能够首先看到很多人在这二十年里在田野里进行的工作。我们大家都希望把他们的案例梳理出来,并且找到一些方法论和社会学的背景,来做相应的系统研究。”

  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经过两年时间,对近十年来“美丽中国”建设的三百多个全国性艺术实践开展了调研行动,进行采样、访谈、编码、研读、阐释,建立起了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该文献库旨在以微观视角探讨一百种“美丽中国”的建设经验,讲述一百个“星星之火”式的动人故事。

  本次“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览中展出了近百个实践案例,有开创“全球合伙人”乡建模式的“两山理论”发源地的安吉余村,有覆盖28个城市的联动万余名小艺术家共同参与的“iSTART儿童艺术节”,也有改变了乡建中“政府干、村民看”现象的“留坝两个100项目”;有政府与学者合作建立新乡村美学的“松阳实践”;有从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守护三江源的“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到赋能新疆本土传统地毯手工艺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还有从造福非洲贫困家庭的“蜡烛消灭者”计划,到与埃塞俄比亚连线将“一带一路”两端的社区连接在一起的“杨梅竹斜街胡同花草堂”等案例。

  这些正在发生着的一个又一个实践,铺陈着十几年来美丽中国的“纪事”。真实地反映如何以文化艺术创造激活地方社会的创新能量,形成自为、共创的发展机制。这些致力于真切地体察当地,真正地改变生活,坚持真诚的美学,直面现实的症结,创造性地处理问题的实践,谱写成了一曲“大地之歌”。

  展览分“生态”、“乡村”、“社区”、“数字”及“未来提案”五个主题板块,并推出“从乡土学院到美丽中国”特别单元,展品涵盖⽂献资料、影像视频、装置等。

  展厅空间营造出象征调查旅程的“车厢”与“站台”意向,圆环的参展路线,如同一辆在行进中的列车,带领着观众从一个田野奔向另一个田野,对在地实践进行田野调查。一个个车厢以及一个个抽屉,承载的是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案例文献库”,一页页田野工作笔记提炼出众多实践的行动策略。历史的列车串联时空,带我们目睹现代化掀起的巨变,穿越实践者的“田野”,也同时将当下与未来,此方与彼方互相联通。

  在“乡村”这一板块中,呈现了寻找文化根源,重建乡土家园的面貌等实践案例。展陈案例中,实践者们在挖掘和记录真实乡土民俗艺术的同时,结合新材料与新技术再创造以打造新民艺,其中有通过影像人类学的方式长期跟踪记录黄河区域民艺的《大河唱》音乐纪录片;有展示新疆地区当代艺术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及其开展的民艺帮扶计划“碧曳”;也有重整产业链和现代设计让传统民艺融入当代生活的“自然造物”。为营造乡村日常美育,点亮孩子的艺术梦,这些实践者们试图将美融入乡村的日常场景,像童话一般多彩梦幻的“富文乡中心小学”使得每天的上学、玩耍成为美育的舞台。

  “社区”板块打造了新话邻里之间,焕发日常活力的“生活圈”。实践者们以创新的方式寻找重新联结社区关系的独特切入点,试图开创多元立体的公共空间模式。这里有基于社区花园和公众参与来系统性地达成社区生态多层次修复的“社区花园系列公众参与实验”;也有营造开放欢迎城市空间的被称为“森林火车站”的嘉兴火车站。有的实践者创造主题以黏结剂增强邻里情感关系,从而唤醒共同生活记忆,保住生活中最真实的烟火气,这中间还包括让儿童成为策展人的“iSTART儿童艺术节”;让艺术家设计、让社区欢乐的“CAP社区艺术计划2.0”;在香港用设计为小摊主排忧解难,留住多彩街头生活的“排挡创新”等等。

  “社区是最丰富的一个版块。有各种各样的社区,包括大的城市社群,也有一个小区里的建设,也有乡村的社区建设。”中国美院设计博物馆副馆长张春艳告诉南都记者。

  她提到,在有一个案例里,艺术家去二三线小县城的回迁社区调研,发现有一个老奶奶始终不愿意拆迁。因为回迁房其实打乱了原有的居民关系,老奶奶说,这一个地区拆了的话,我熟悉的东西就都不见了。艺术家听了很感动,觉得艺术要为大家留下的是生命的温度,不光是把卫生间改造得干净漂亮一点。“所以他动了很多脑筋,怎么样把长久的记忆留下来。要把人的生活记忆留下来,要把生活的烟火气留下来,而不是说我们的城市越建越高级,但越来越冰冷。所有的案例作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一个方向努力的。”

  此外还有文化社区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各种各样的努力交织在一起,互相借鉴之后,全国的社区就活起来了。就像汉娜·阿伦特说的,社区是一个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细胞。只有把每个社区做活了,整个国家才会有活力。”张春艳说。

  本次展览以中华世纪坛为枢纽,邀请每个人向未来的美丽中国“提案”,借助“纪事”行动的网络,把想象和希望的“行李箱”带到更远处,共同编织不断生长的“智联体”。

  在世纪大厅,过去几十年来的“美丽中国建设大事记”勾勒社会的进程,而行李箱中则装载了由实践者和公众共同贡献的“未来提案”。“美丽中国”的未来,不是一个人的未来,是一群热爱这片土地、在不同的领域孜孜努力的可爱的人们所共同建构的未来。主办方邀请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企业家、农民、工人、学生等不同群体,共同为未来“美丽中国”献计献策。在多样化的社会语境下,这些“未来提案”为“美丽中国”未来而作,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想法。有的提案科学严谨,如吴及(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的“医疗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解决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张俊波(Unity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打造互相兼容的、开放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旨在提高创作新内容效率。

  有的提案则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情:随着未来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峻,社会焦点逐渐转变为人文关怀,林存真(北京冬奥会设计总监)提出了“肌力计划——智能肌肉训练外骨骼”,希冀为社会生活减轻减负;汤彬的“共建认知症友好社区”有利于帮助认知障碍人士,而任钢(二十年家庭影像创作者)提出的“家庭影像创作实践”则链接起了现代共同生活的亲属间情感纽带。

  提案中当然也不乏奇思妙想,如文那(神仙画家)提出编撰“创造属于中国的新的神仙系统”并结合不同的创作手段如壁画、雕塑、文学等方式加以多方向呈现;张海涛(策展人)提案“倡建未来艺术学与高端科技危害设计的监督及应对机构——以AI、元宇宙、生物、太空领域为重”以避免和应对各种人为力量带来的灾难。

  不少“未来提案”是学者与普通群众携手提出的,如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携手菜市场摊主,提出打造生长的“菜市场美术馆”重新联接起当地社区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创造能持续参与的社区公共空间。这些面向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近百个“未来提案”将是一个精彩的思想链条,串联起一个或多个“智联体”,携手畅想一个共同的未来。

  “近二十年来,艺术乡建又开始蓬勃起来。像左靖的‘碧山计划’,已经做得很深刻了。陆陆续续有很多艺术界的人还是很希望可以对民生有帮助,他们做了很多‘微改造’,但没什么影响力。我们现在选择的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持续度的。”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杜莎说。

  人民网高级编辑钱晓鸣一直很关注全国各地展开的艺术乡建实践,也曾多次到实地采访调研。他在展览现场感慨道:“我们的老师、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到生活中去,直面火热的生活,而不是停留在书斋中,这对于师生是一种改变。另一方面,他们用专业的知识,改变了我们当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落后的面貌。一个是教书育人的改变,一个是社会的改变。我觉得整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这两个改变。”

  “民国时期费孝通的乡村社会考察,试图通过社会、社区、乡村改造,来实现开启民智,推动社会进步,增加人民福祉的愿望。大的方向是和我们的小康社会是一致的,但他走出了一条用艺术来改造社会、改变生活的可行之路。现在这里的案例也试图说明,这条路是有可能性的,而且也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这条路是否真正可成为社会的主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钱晓鸣说。

  象牙塔里的艺术怎样做到接地气?艺术如何真正介入并改造生活?艺术家们建设乡村、改造社区的宏愿,是否对当地民生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关于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莎也坦言:“艺术乡建的可持续不是很强,这是我们研究出来的问题。首先它太依赖政府的支持,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支持就能做,不支持就做不了。其次,艺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主要发挥的是激发和唤醒的功能。在与产业结合、良性循环的方面是需要加强的。其实这就是未来我们或可着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