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的发生率高。尽早发现,准确判断,十分有利于及时实施营养代谢治疗。这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源自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疾病因素引起的能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加。肿瘤患者发生的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就是这种类型,为尽早发现肿瘤患者的热量-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综合应用现有的营养诊断方法,本临床路径推荐“肿瘤患者营养代谢诊断”常用的筛查评估工具和方法。用于肿瘤患者群中发现营养不良者,及时行营养代谢干预,和接受营养代谢治疗的肿瘤患者行营养状况复评价。
由于肿瘤细胞改变了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以满足其无限增殖的生物能量、生物合成和躲避宿主免疫攻击的需求。肿瘤物质代谢的重编程,肿瘤细胞处于高分解代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 肿瘤患者机体发生能量-营养素异常代谢表现有:以瘦体重丢失为主要体现的进行性体重下降、脂肪、蛋白质储存均显著下降(可不伴脂肪组织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力显著低下,糖耐量异常和体内脂质储存减少,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等,甚至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弱甚至衰竭。
所有肿瘤患者均行营养筛查,住院患者营养筛查在入院后24h之内由营养护士(公共营养师)实施,门诊患者营养筛查则由接诊医生实施。使用工具为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由于肿瘤患者营养筛查假阴性发生率较高,所有肿瘤患者还应入院后48h内常规接受营养状态评估,由临床营养师或营养医师完成,最迟不超过72h。以上两级营养评估诊断可以评估出营养状态正常、可疑、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再实施包括肿瘤学诊断的综合性诊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还需要血清炎症因子、激素水平和人体基础代谢率检测,并抗肿瘤药物医治1个周期结束后/或仅接受营养代谢治疗一周以上者,需再次做综合评价或/和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并非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临床多选用NRS2002,由营养状态评分(0-3分)、疾病状况评分(0-3分)和年龄评分(0-1分)组成,总分 0-7分。总分≥3提示营养风险存在,对于肿瘤患者,则行进一步的营养评估,无论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情况。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是识别与营养问题相关特点的过程, 目的是发现个体是不是真的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足风险, 即直接筛查有无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营养不良筛查指标多采用体质指数(BMI),中国标准:BMI<18.50kg/m²为营养不良,18.50~23.99 kg/m²为正常,24.00~27.99 kg/m²为超重,≥28 kg/m²为肥胖。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由患者自我评估和医务人员评估两部分所组成,详细的细节内容包括体重、进食情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需求、体格检查等7个方面,前4个方面由患者自身评估,后3个方面由医务人员评估。采用PG-SGA法可将肿瘤患者分为营养状态正常(0~1分)、可疑或轻度营养不良(2~3分)、中度营养不良(4~8分)和重度营养不良(≥9分)四个等级。肿瘤患者营养评估还包括膳食调查、人体学测量、能量需求估算。
综合评价包括能耗水平、炎症指标、代谢状况、患者进食能力、体力体能状况、心肺肝肾功能、肠屏障功能、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等。
常规采集患者肿瘤直接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其变化以及抗肿瘤病史。24小时回顾法判断患者每天的能量及各营养素摄入,了解体重、摄食量变化及消化道症状等,患者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消耗增加等营养不良的原因及营养不良的类型。通过健康情况自我评分(KPS评分),生活品质量表QLQ C30及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者体能及心理状况。应用体重秤、身高尺、皮尺、卡尺等适当的工具对肿瘤患者的体重、身高、上臂中点周径(非利手)、上臂肌肉周径(非利手)、三头肌皮褶厚度(非利手)、双小腿最大周径做测量,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体能测定,非利手握力进行肌力测定。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和TNFα、IL-1、IL-6、CRP等炎症因子以及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血液水平检测,肠黏膜屏障生化功能、血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等的检查。据CRP、白蛋白水平计算格拉斯哥预后评分,2分提示预后不良,需要调节代谢和综合治疗。白蛋白-球蛋白比率(AGR)是晚期肿瘤恶液质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非必须情况下,临床只对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激素水平。器械检查包括营养检测分析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能量代谢检测车、肠功能检测生化分析仪、质谱仪、人体成分分析是评估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骨骼肌质量、相位角对肿瘤患者预后、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拥有非常良好的预测能力。
完成营养和肿瘤诊断后,对于可疑营养不良者和中度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同时联合饮食指导或营养教育或营养治疗。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为了规避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需3-5天的时间逐步满足肿瘤患者对于热卡量和氮量的需求,再立即开始行抗肿瘤药物医治,并继续联合营养代谢治疗和减症治疗。所有患者完成营养治疗及抗肿瘤药物治疗计划后,需再次行营养评估、肿瘤的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评估以及各重要脏器功能评估,做好随访计划,明确返回医院复查的日期和项目。
2013 年元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西区正式组建国内首支肿瘤营养不良诊疗的整建制专业团队 --- 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科。具肿瘤内科和临床营养科双重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岗位。系国内首支肿瘤营养代谢内科整建制临床团队,团队组成包括:肿瘤内科医师、临床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临床药师及肿瘤科护师。病区开放床位54张和日间化疗病房,开设肿瘤内科普通门诊、肿瘤营养代谢专病门诊、癌性肠梗阻专病门诊。配备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人体成分分析仪、能量代谢检测车、肠功能检测生化分析仪等临床营养专业设备和肠内营养配置室。
截止到 2024 年 8 月 13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377691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正式确定!上海男篮归化洛夫顿,CBA场均23+13+6,中国男篮大利好
近90%糖尿病患者可停用降糖药!《柳叶刀》子刊:减肥越多,血糖达标和停药概率越高
特朗普:对加墨两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将于周二生效 将从4月2日起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关税
太突然!她于5点20分离世,年仅24岁!网友:去世前一天还在直播...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小米15 Ultra全球同步发售:小米SU7 Ultra将首次亮相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