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内功谋发展 激扬求索三十年

来源:华体会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3-12-18 21:04:38

  我是第一次来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看到你们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比我想象的、听到的都还要好!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受鼓舞。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凝聚、台站建设、园区环境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速度和发展态势进入了全院“第一方阵”。

  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耕作强度很高,肥力退化,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中国农业要进一步转变到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由于近30年高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付出的代价沉重,不仅造成了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污染,土壤污染也相当严重。这不仅仅影响到传统概念的生态平衡,也影响到人口的健康。

  党的报告明确地提出了要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促进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是人类跟自然协同发展的问题,生态学研究要和我们的生存发展联系在一起,要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事农业与生态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机构,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地认知生态环境演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视察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所长王克林(右一)、党委书记李文祥(左一)等亲切交谈。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左三)在长沙出席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签字仪式。

  1978年,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可忘怀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响起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号角,拉开了加强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序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科学技术问题就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978年,同志指示中国科学院“要抓农业科学实验,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表明了党中央对农业与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关注,这也是对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进军农业领域的殷切期望。对此,当时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副院长李昌同志予以高度重视。这位出生于湘西土家族农村、曾经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清华”,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力量,制定了在我国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建立区域性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方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

  1978年春天,在中国科学院沐浴着“科学的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中,地处我国南方亚热带区域的湖南省桃源县被幸运地选中为农业现代化试验基地县,当年6月在该地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首任所长由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李庆逵院士担任。1979年,研究所迁至长沙,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后,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研究所也同步经历了初建、调整、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

  建所初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基地县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科学技术问题。首先进行了以桃源基地县为对象的县域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大规模县级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该所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桃源县域1980~2000年综合发展规划,推动了湖南省及全国1500个县市采用此方法编制了区域发展规划。90年代中期,该所关于开展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建设的建议被湖南省采纳实施,5个试点县的规划编制及技术指导工作由该所主持完成。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重大农业科学问题研究的需求加大,与任务建所导致的基础薄弱、研究方向过多、科研力量分散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学科形不成特色和优势,科研无法获得有力度的项目与经费支撑。到8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于亚热带农业生态建设研究,但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条件支持,一段时期内人心不稳,研究所的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1998年中科院启动了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全所上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严峻形势,研究所 “背水一战”,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压力变为动力,有针对性地实施凝聚力工程,大幅度调整学科方向,着力改善人员队伍结构,以创新目标聚集凝聚力,以团队精神提升凝聚力,在全所形成了励精图治的氛围。

  中国科学院领导层对该所的改革进程给予了高度关注。2001年10月26日,研究所领导专程赴武汉向院长汇报研究所模拟创新进展情况,受到路院长的肯定。根据院领导的意见,启动了创新工程试点的有关准备工作。分管资源环境工作的陈宜瑜副院长在两年内4次来到该所及桃源、环江喀斯特站进行调研,强调从国家需求的战略性、长远性高度来思考学科发展战略,凝炼科学目标,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

  借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强劲东风,该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好研究所科学目标,确定了“区域农业格局与系统过程”、“农区畜牧健康养殖机理与调控技术”两大新方向。2002年5月,该所创新方案获得中国科学院党组的认可,获准以独立单元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行列。

  谈起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的发展,王克林所长认为,国家的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的有机结合是研究所定位的依据。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研究所方向转型的实现,从领域宽泛的大农业应用研究转向学科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生态过程调控与环境修复建设研究,符合学科发展的长远目标。研究所进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5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着眼于国家需要,围绕亚热带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求,使巴掌握成拳头,才能为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我国少数民族毛南族唯一聚居的自治县,也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国家确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对口扶贫地区。环江县之所以贫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恶劣的喀斯特自然地理条件。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碳酸盐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过程。喀斯特分布区是特殊地质背景制约的典型生态脆弱地带。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在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中,连片岩石面积最大,达到54万平方公里。在人口增加和土地贫瘠的双重压力下,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以岩石为特征的石漠化。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石漠化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因此,实现植被的恢复重建和水土资源的协调利用,是解决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日益加剧等区域性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该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喀斯特农业生态研究是该所较早开展的科研工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在湘西喀斯特山区立体农业开发试验区,建立了油茶树下种黄连等资源集约利用的立体生态模式,受到湖南省政府及国家扶贫部门的重视。1988年,该所王克林在研究湘西喀斯特斜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云贵高原喀斯特斜坡地带,具有独特的二元三维空间结构与资源环境特征,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观点。1994年中国科学院对口扶贫环江县伊始,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就积极参与其中。与通常的修路、办学、支持钱物的扶贫方式不同的是,该所把扶贫开发任务同时作为科学研究任务,并得到了中科院领导与农办的有力支持,虽然每年只有20万元的研究经费,也成了当时全所最大的科研项目。科研组从研究开发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入手、深入探索扶贫开发的规律,积极参与喀斯特环境移民规划与生态重建研究。

  “九五”期间,王克林主持的广西喀斯特区环境移民与生态重建研究,提出了政府响应战略及可供选择的技术政策,对示范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成果为广西环江县环境移民安置提供了科学支撑,进而为国务院同意广西区将移民规模扩大提供了科学依据。“十五”期间他们完成了喀斯特峰丛洼地治理模式研究。根据陈宜瑜副院长2000年4月视察时的指示,依托试验示范项目新建的环江喀斯特生态站2005年被纳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成为开展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基础平台,也是西南喀斯特区目前唯一的国家观测研究站。

  喀斯特生态站从最初的科研布点至今15年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环江模式”。

  一是扶贫工作和生态环境研究结合,形成了长效机制。该所把建设喀斯特生态研究站列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也得到广西区的积极支持。争取到国家一系列喀斯特生态研究项目,为环江县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县验收和争取国家“十一五”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提供了样板和技术支撑。

  二是实现了院、地共建和共管。地方政府希望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并在环江设立长期研究平台,环江县安排专项财政预算经费,广西区多个部门以项目形式支持。研究站采取“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创立了在西部贫困地区院地合作,共建生态研究示范平台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机制。

  三是把研究站作为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重要平台。该所以喀斯特生态站为依托,承担科研课题10余项,总经费达到2700万元。“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试验示范”研究成果于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成就90项成果之一。目前还承担了国家、中科院和广西等一系列喀斯特生态研究项目。2007年,环江研究站成为国家“十一五”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县和广西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技术依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Robyn Iredale博士先后两次考察了示范区,认为项目能在短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简直是一个奇迹,这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环江研究站建设及其发展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的一个缩影。

  实现“亚热带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科学目标,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科研平台建设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

  早在1999~2001年模拟创新期间,该所在经费困难的条件下,努力自筹经费改造了生态工程实验室和动物营养实验室,新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并进行了桃源实验站场地基础设施改造。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按照“小所大平台”的发展思路,对原来分散在各项目组的实验室进行了整合,由所统一管理。组建了包括GIS与RS应用、土壤作物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动物生态营养、分子生态等专业实验室的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将可支配经费的70%用于实验室建设,5年共投入2200余万元,是该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前25年投入经费的5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影响了职工收入,但为研究所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基础。令所领导班子感动和欣慰的是,所里职工和退休人员都予以充分理解。

  区域性生态研究必须有野外台站支撑。该所通过创新项目和院地合作,先后建成了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桃源农田生态站、环江喀斯特生态站、洞庭湖湿地生态站、亚热带生态数据资源中心(新建)等机构,形成了以“一室三站加数据中心”为主体的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科研平台格局。

  2003年,农业生态实验室进入省院共建重点实验室的行列。2008年初该室首次参与评估被评为湖南省一类重点实验室。同年10月,申请建设的亚热带农业ECO过程重点实验室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现场评估。

  2004年该所与长沙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试验示范基地的合作协议,所属试验示范基地的湘丰茶厂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等多位省部级领导考察了产业化合作项目示范基地,茶厂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出口欧盟的标准,有机茶园通过了有机认证。

  2005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广西环江喀斯特生态观测研究站成为国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此后又通过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的评审,成为CERN 站。中国科学院与广西区政府签署了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全面合作协议。研究所与广西科技厅就喀斯特土地退化机制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签署合作协议,与广西区水利厅共同签署了广西水土流失等地质环境问题观测与研究平台建设合作协议。

  2006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桃源农田生态站正式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07年4月,研究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就共建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WWF支持下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已设立首批开放基金项目,启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站建设工作,从而完善了亚热带3种典型类型区的长期生态监测体系和示范基地的部署。

  5年多来,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计划实施要求,该所在亚热带生态系统格局与系统研究、畜牧健康养殖与畜牧系统调控、作物逆境分子生态学机理和品种选育这3个主要学科领域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建成了以“一室三站加数据中心”为主体的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科研平台,其中有两个野外研究台站已进入了国家生态网络系统。全所先后获得国家“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余项,加上一批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2007年达到2600万元,院外任务经费比例占到67%。今年,由该所吴金水研究员主持的“大城市郊区环境保护型农业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也正式立项,经费总额3300万元。

  辛勤耕耘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几年中,该所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科技产出质量也显著提升。其中亚热带土壤碳氮磷养分优化调控、动物生态营养代谢调控、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等3项成果在2005~2008年期间分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猪氮磷代谢调控及环境安全技术探讨研究今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选育的5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开始规模化推广;研制出绿色环保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5个系列和一批名优产品、无公害认证产品。

  该所人才引进取得了实效,有限的创新岗位大多数都用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科研创新岗位外聘比例高达55%。引进了一批海外杰出人才。曾在国外学习、工作10多年并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成就的吴金水、印遇龙、夏新界、魏文学等5位海外杰出人才,以及肖国樱博士等国内优秀人才来所工作,形成了一支年轻而具有活力的创新骨干队伍。

  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几年中,该所先后获得了生态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动物营养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在读研究生有148人。研究生每年发表科研论文数量占全所年科研论文发表的65%以上,他们为研究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科研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着研究所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研究所主持召开了4次国际学术会议,主办7次有关农业生态环境的全国学术会议。目前,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构建亚热带区域农业科研大平台的作用慢慢的开始显现。5年来,该所先后与IRRI、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洛桑试验站、加拿大农业部食品营养研究中心、日本鹿儿岛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了国外30多个机构40余人来所开展合作研究。国内有10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围绕亚热带区域农业项目开展研究,并在国内区域农业研究领域形成一定影响。

  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创新文化,是营造创新环境的基本保证,该所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园区环境的同时。以“凝聚力工程”为核心,弘扬激励创新的科学精神、价值理念,出现了“练内功卧薪尝胆,图创新众志成城”的创新文化氛围。

  回顾研究所30年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所长王克林研究员充满自信又深感责任之重。他说:“贯彻科学发展观为研究所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新的挑战,我们倍加珍惜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带来的机遇,将集中优势,发挥特色,持续创新,朝着有国际影响的亚热带区域农业生态研究所目标迈进,为国家农业生态科学事业创新与亚热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