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至11月,全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160.84万,初步实现“老百姓有病愿意到基层中心看,能在基层中心看得好病”。雨花卫健系统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到好医院难、看名医难”明显问题,推行卓越“三精”服务,全方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的获得感。
在同升街道佳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楼预防接种现场,带宝宝前来预防接种的宝妈张女士说:“宝宝哭着要喝奶,在大庭广众人来人往之下敞开衣服喂奶真的很难为情,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母婴室,我觉得真的很体贴为妈妈们着想,宝宝喂完奶换尿片也很方便,有专门的尿片台,把宝宝放在上面躺着换,不哭也不闹又安全。”说话的途中,另一位宝妈进来母婴室给小孩用饮水机接热水冲泡奶粉,该宝妈表示,他们一直都是带小孩来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儿童体检和预防接种,环境很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很热情,离家里也近,最重要的是周六周日也正常上班,平时也不用特意请假带小孩过来做这些检查。
为给就诊居民提供一个温馨的就诊环境,同升街道佳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一楼儿保科与计免科之间设置了一间温馨的母婴室,室内设置齐全,便民服务箱、高级皮质沙发、饮水机、抽纸等一应俱全。雨花区通过政府投入、民营资本支持、机构自筹经费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对辖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仪器设施、信息化系统等全面升级改造,目前基层中心面积均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均设有标准化中医馆,均能实现预约挂号、医保刷脸、诊间支付等智慧医疗服务功能。
为切实服务群众,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雨花区卫健局联合长沙市中心医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长沙市中心医院组织14个特色专科团队在雨花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定期坐诊,对于疑难病症,随时“一站式”转诊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对于疑难杂症病情稳定后的后期治疗,亦可就近转诊回基层社区医院继续治疗,大大解决了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
家住洞井街道鄱阳村的沈阿姨,近1年的时间无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1年内体重下降约5公斤,1月前出现右小腿及右足肿胀,右膝关节下方破溃,右足小趾坏疽,渗出黄脓液、血液,骨组织外露的情况,当时由家人送入长沙市中心医院,完善检查后进行右足第五趾截趾术,术后因为担心医疗费用及考虑到家庭照顾的不便,想要提前出院,然而沈阿姨血糖、血钾以及伤口恢复情况尚未达到出院指征。未解决沈阿姨的切实困难,长沙市中心医院联系洞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为病人办理了下转手续,收入洞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继续降血糖、补钾、伤口换药治疗。最后根据沈阿姨的诉求,将降糖方案由胰岛素调整为口服药物,低钾得到纠正,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好转出院。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单位的建立,完善了分级诊疗制度,将医联体工作不断做深、做实、做细。今后,有更多像沈阿姨这样的患者能直接受益。
当前,长沙市中心医院14个特色专科团队进驻14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同质化培训196场,远程心电会诊4.4万余例,双向转诊8600余次。与湖南省中医附一结成中医联建体,名中医下沉中心坐诊、传承中医适宜技术;与省职防院、康复医院、市妇幼结成医联体,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医生、挂到专家号,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区卫健系统每年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评选“最美医师”“最美护士”,制成短视频,在各基层医疗机构循环播放,既增进了就医群众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又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光荣感使命感自豪感,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
“我有什么不舒服的,蒋医生都会及时上门送医送药,社区医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为医生点赞!”冯嗲嗲感动地说。11月19日,路桥社区居民冯嗲嗲到雨花区雨花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全科门诊蒋军香医师关心关爱老年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冯嗲嗲回忆说今年3月因突感不适卧床不起,当时子女都未在身边,唯一想到能求助的就是社区的蒋军香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后,蒋军香一方面耐心地安抚,一方面迅速联系上级医院对冯嗲嗲进行转诊,以最快速度安排其就医。很快,冯嗲嗲症状得到了缓解。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辖区居民健康守门人!”蒋军香说道。而他也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尽心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下一步,区卫健系统将切实提升卓越“三精”服务品牌内涵,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基层管理上的水准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发展内外环境同提质、软件硬件双提升,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为全区人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四川红原县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近年来,若尔盖站的发展建设,改善了我国高寒湿地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的面貌,增强了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可在比赛中达到人类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水平。研究人员说,机器人输掉了所有与高级选手的比赛,但赢得了所有与初级选手的比赛以及55%与中级选手的比赛。
一项破纪录的海底岩石钻探行动,让科学家对地幔有了更好的了解。通常只有岩浆会喷发到海底,但在一些区域,地幔岩石也会喷发到海底,并与海水相互作用,发生一种名为蛇纹石化的反应。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干预组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睡眠期间,一些休憩的大脑神经元不仅会重播过去,甚至还会演绎未来。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幸运的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这些单个神经元如何在休憩期间保持稳定的空间表征。
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热潮。2022年10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明确的目的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就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快速地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做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